北京工业大学—我有话说~~
浏览量:9471 回帖数:20
1楼
今天看到主楼前面毛泽东雕像前摆出了2008奥运的相关盆景,我不知道大家是怎样的一种心情,我是觉得,一个大学,不论怎样,都应该维持一个大学的气氛,不应该绕着其他的事情一直转。学校网页近来的新闻中与奥运相关的远远高出与学术相关的。其实,大家有目共睹,学校一直绕着国家的政策在转,从时常道路上挂满的标语就可以看出来了。大学,应该有自己的风骨,自己的文化气息。政治与教育的分离是大学的义务,剑桥大学就是这样告诉世界上的大学的。
北京**大学的前途如何,如果只是一直盯着在四五十名的全国排名上徘徊的话,那么就不要整天在图书馆门口的多媒体电视上说着“建立成全国一流的大学”。在我的眼中,我一直认为我们**大学,要言出必行,要做就做一流的;而不是对着那些末流得意地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不得不承认,学校的最大的障碍在于1学校的名字; 2学校的面积; 3 学校的历史。
学校的名字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的性质,北化要发展成一所综合性的大学就不能用一个专业方向明显的名字;当然,更名的一系列麻烦,困难是人尽皆知的,但是,一个学校要谋求长远发展就必须有这方面的魄力。不只是名字,学校目前的教育的发展方向就是一面倒的。大家可以看看,请来我校作演讲作报告的那些专家,每次能让校领导隆重欢迎的哪个不是化学相关的?学校自己甩不开校名的束缚,自愿让名字限制了发展方向,就不要再口口声声说是综合性大学,令人痛心。上次有个密斯更大学的教授来我校作演讲,讲的是跟出国想关的话题。报告是在图书馆的会议室进行的,规格按理来说应该挺高的,结果来的只有二三十个学生,校方就来了个秘书,气得那个教授直说:他在国内几个名牌大学讲过来,只有你**大学的领导最忙。作为化大的学生,听了以后,除了无奈的心痛还能有怎样的情愫。还有,每次,理学院利用一些教授的关系请来香港大学的几个数学教授来作演讲,都是在教学楼的小教室里进行的,寒碜得要命。专科大学到综合性大学,我们学校什么时候可以跨越这一步。
当时李五四提出要把经管院分离出去,类似光华那种管理模式,学校不肯。但是我想,这是最好的解决之道,即摆脱了学校名字的束缚可以使各院得以均衡发展,最后又可以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
学校的面积问题,大家可能都看过相关的帖子抑或听相关的老师说过,以前国家划给北化的面积可以到朝阳公园那块。当然,现在的局势如此,追溯以前已是太晚。我想,把面积划入一个限制性因素应该没有人会反对:日本注定不是中国的对手;以色列注定要依附美国;中东的小国注定是几个大国的棋子。那么,怎么办?如果我说扩大面积,收购周遭的土地,很多人肯定跳出来说我一点不懂北京的房价。我只说一点,我讨论的是如果化大就其长远的发展是要作国内一流的大学。当然,这一步应该慢慢来。在这之前,我们应该做的是什么呢?完善校内设施,做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那么学校的设施目前存在什么不足呢?
1 学习楼不够:图书馆,科教楼,主教楼三楼构成了所有的学习之地。似乎就我们学校的人数而言是足够的,但是大家都注意到:科教楼在周末是租出去给外面的机构上课用的;图书馆在周末是提前关门的;学校是没有通宵自习室的;我有几个疑问,为什么周末的时候要连续两天都在下午4点前闭馆整理内务?(难道学校不能让她们晚些时候整理,给以适当的补贴?)为什么主教楼小教室那么明目张胆的占座加锁没有人管?(难道学校是支持这种行为的)为什么周末的时候要把科教楼租出去,挤得本校的学生找不到教室?(难道若大的学校需要依靠这种收入?)大学,依我看来,无论如何,学术气氛一定要起来,学校如果这一点都做不好,不能创造有利的条件,那么还谈什么长远发展呢。
2 校内公共设施不足:学校内的公共座椅就几乎没有,且不说网球场,羽毛球场,北区的足球场,篮球场都没有座椅;就是逛遍整个学校都见不到一个(如果廊道的大理石栏和新建的草坪中树下的小围栏不算的话)。有几次早起,看到那些晨读的学生或蹲着,或垫一张纸坐在人行道,台阶上时,心里总不是滋味。当然,综合性大学总得有各种晚会的场所,可是在哪呢?地下礼堂是不能随便动用的,所以结果往往就是沦落到一个大学要在露天篮球场里举办一些小晚会。有次别人问我说,你们学校一般的晚会啊什么的在哪里进行,我尴尬得无以言对。还有,我们的校史馆在哪。
今天看到主楼前面毛泽东雕像前摆出了2008奥运的相关盆景,我不知道大家是怎样的一种心情,我是觉得,一个大学,不论怎样,都应该维持一个大学的气氛,不应该绕着其他的事情一直转。学校网页近来的新闻中与奥运相关的远远高出与学术相关的。其实,大家有目共睹,学校一直绕着国家的政策在转,从时常道路上挂满的标语就可以看出来了。大学,应该有自己的风骨,自己的文化气息。政治与教育的分离是大学的义务,剑桥大学就是这样告诉世界上的大学的。
北京**大学的前途如何,如果只是一直盯着在四五十名的全国排名上徘徊的话,那么就不要整天在图书馆门口的多媒体电视上说着“建立成全国一流的大学”。在我的眼中,我一直认为我们**大学,要言出必行,要做就做一流的;而不是对着那些末流得意地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不得不承认,学校的最大的障碍在于1学校的名字; 2学校的面积; 3 学校的历史。
学校的名字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的性质,北化要发展成一所综合性的大学就不能用一个专业方向明显的名字;当然,更名的一系列麻烦,困难是人尽皆知的,但是,一个学校要谋求长远发展就必须有这方面的魄力。不只是名字,学校目前的教育的发展方向就是一面倒的。大家可以看看,请来我校作演讲作报告的那些专家,每次能让校领导隆重欢迎的哪个不是化学相关的?学校自己甩不开校名的束缚,自愿让名字限制了发展方向,就不要再口口声声说是综合性大学,令人痛心。上次有个密斯更大学的教授来我校作演讲,讲的是跟出国想关的话题。报告是在图书馆的会议室进行的,规格按理来说应该挺高的,结果来的只有二三十个学生,校方就来了个秘书,气得那个教授直说:他在国内几个名牌大学讲过来,只有你**大学的领导最忙。作为化大的学生,听了以后,除了无奈的心痛还能有怎样的情愫。还有,每次,理学院利用一些教授的关系请来香港大学的几个数学教授来作演讲,都是在教学楼的小教室里进行的,寒碜得要命。专科大学到综合性大学,我们学校什么时候可以跨越这一步。
当时李五四提出要把经管院分离出去,类似光华那种管理模式,学校不肯。但是我想,这是最好的解决之道,即摆脱了学校名字的束缚可以使各院得以均衡发展,最后又可以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
学校的面积问题,大家可能都看过相关的帖子抑或听相关的老师说过,以前国家划给北化的面积可以到朝阳公园那块。当然,现在的局势如此,追溯以前已是太晚。我想,把面积划入一个限制性因素应该没有人会反对:日本注定不是中国的对手;以色列注定要依附美国;中东的小国注定是几个大国的棋子。那么,怎么办?如果我说扩大面积,收购周遭的土地,很多人肯定跳出来说我一点不懂北京的房价。我只说一点,我讨论的是如果化大就其长远的发展是要作国内一流的大学。当然,这一步应该慢慢来。在这之前,我们应该做的是什么呢?完善校内设施,做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那么学校的设施目前存在什么不足呢?
1 学习楼不够:图书馆,科教楼,主教楼三楼构成了所有的学习之地。似乎就我们学校的人数而言是足够的,但是大家都注意到:科教楼在周末是租出去给外面的机构上课用的;图书馆在周末是提前关门的;学校是没有通宵自习室的;我有几个疑问,为什么周末的时候要连续两天都在下午4点前闭馆整理内务?(难道学校不能让她们晚些时候整理,给以适当的补贴?)为什么主教楼小教室那么明目张胆的占座加锁没有人管?(难道学校是支持这种行为的)为什么周末的时候要把科教楼租出去,挤得本校的学生找不到教室?(难道若大的学校需要依靠这种收入?)大学,依我看来,无论如何,学术气氛一定要起来,学校如果这一点都做不好,不能创造有利的条件,那么还谈什么长远发展呢。
2 校内公共设施不足:学校内的公共座椅就几乎没有,且不说网球场,羽毛球场,北区的足球场,篮球场都没有座椅;就是逛遍整个学校都见不到一个(如果廊道的大理石栏和新建的草坪中树下的小围栏不算的话)。有几次早起,看到那些晨读的学生或蹲着,或垫一张纸坐在人行道,台阶上时,心里总不是滋味。当然,综合性大学总得有各种晚会的场所,可是在哪呢?地下礼堂是不能随便动用的,所以结果往往就是沦落到一个大学要在露天篮球场里举办一些小晚会。有次别人问我说,你们学校一般的晚会啊什么的在哪里进行,我尴尬得无以言对。还有,我们的校史馆在哪。

2009/10/13 1:46:55
2楼
3 校内的某些设施不当。
把毛泽东雕像放在学校的大门后,还是那句话,政治气味压倒了学术氛围。像这种历史遗留下来的物品,我自然不赞成毁掉之类的说法,但是希望不要放在主教楼前,不要放在楼顶上“北京化工大学”六个大字前。有一次,在路上听到别人问路,说北京化工大学怎么走,一个人回答说:只走,看到一个很大的毛泽东雕像就是了——难道这就是我们学校的标志?
新建草坪上的两个霓虹灯,听说还是使用太阳能的,是我们学校最高科技的灯了。然而颜色艳丽,与学校的整体建筑构成的背景是否协调,大家有目共睹。原来烂尾了将近1年的工程就弄出了这样的结果。
开水房是在研究生楼(6号楼)之前建的,所以造成6号楼打水都要走很长的路程,也有人说不算长,然后,把所有6号楼的人所花的时间加起来就客观了,学校难道不能另开一处近的水房么(不要再说这种事情缺钱,如果担心学生乱用开水,完全可以照澡堂一样刷饭卡,更不用说我们北化人不会)。
主教楼的厕所都已经破旧到那种程度了,学校怎么不翻新呢。所有的公司现在都明白一个道理,厕所是一个公司的门面,集智慧之地的大学何以不晓得?(北京稍微好些的小学厕所专修都是很不错的,大家可以自己去看)。顺便说一件事情,近来6号楼的厕所贴了一个标语“为你,为我,为大家,请便后冲水”。我看了就觉得好笑,标语那么长,把重点那一句放那么后,这般人是怎么想的?解决的方法很简单啊:改成现在较普遍的用脚踩来冲水的专置(-_-很多人不愿意冲水的原因时因为觉得用手不卫生),再贴一个标语“素质决定行为”(这样不冲水就不是“不为你,不为大家”了,而是自己素质不行咯),大家都那么聪明,还有谁不明白呢。
说完硬件设备,现在说人员配备。
1图书馆往往是谁的声音最大,图书馆的女管理员。借书的时候是我们恭敬地递上书,待她们扫完码消完磁后,啪一声扔回来。大家应该习以为常,把书放在登借台上的时候,有的人靠着椅子坐着伸手够不到就敲敲桌子示意我们把书往前推一步,颐指气使!然而,谁来管。
2医务室,现在每次我生病的时候都是直接去外面买药,压根不去医务室,为什么,不放心。同学一直跟我抱怨,医务室的能不开药他们就尽量不开药,能开便宜的药就尽量开便宜的药。发高烧的可以说是有点发烧;过期的药物也可以照样地开;然而,谁来管。
都是些细节的事情,然后正是这些阻碍了学校的发展。
把毛泽东雕像放在学校的大门后,还是那句话,政治气味压倒了学术氛围。像这种历史遗留下来的物品,我自然不赞成毁掉之类的说法,但是希望不要放在主教楼前,不要放在楼顶上“北京化工大学”六个大字前。有一次,在路上听到别人问路,说北京化工大学怎么走,一个人回答说:只走,看到一个很大的毛泽东雕像就是了——难道这就是我们学校的标志?
新建草坪上的两个霓虹灯,听说还是使用太阳能的,是我们学校最高科技的灯了。然而颜色艳丽,与学校的整体建筑构成的背景是否协调,大家有目共睹。原来烂尾了将近1年的工程就弄出了这样的结果。
开水房是在研究生楼(6号楼)之前建的,所以造成6号楼打水都要走很长的路程,也有人说不算长,然后,把所有6号楼的人所花的时间加起来就客观了,学校难道不能另开一处近的水房么(不要再说这种事情缺钱,如果担心学生乱用开水,完全可以照澡堂一样刷饭卡,更不用说我们北化人不会)。
主教楼的厕所都已经破旧到那种程度了,学校怎么不翻新呢。所有的公司现在都明白一个道理,厕所是一个公司的门面,集智慧之地的大学何以不晓得?(北京稍微好些的小学厕所专修都是很不错的,大家可以自己去看)。顺便说一件事情,近来6号楼的厕所贴了一个标语“为你,为我,为大家,请便后冲水”。我看了就觉得好笑,标语那么长,把重点那一句放那么后,这般人是怎么想的?解决的方法很简单啊:改成现在较普遍的用脚踩来冲水的专置(-_-很多人不愿意冲水的原因时因为觉得用手不卫生),再贴一个标语“素质决定行为”(这样不冲水就不是“不为你,不为大家”了,而是自己素质不行咯),大家都那么聪明,还有谁不明白呢。
说完硬件设备,现在说人员配备。
1图书馆往往是谁的声音最大,图书馆的女管理员。借书的时候是我们恭敬地递上书,待她们扫完码消完磁后,啪一声扔回来。大家应该习以为常,把书放在登借台上的时候,有的人靠着椅子坐着伸手够不到就敲敲桌子示意我们把书往前推一步,颐指气使!然而,谁来管。
2医务室,现在每次我生病的时候都是直接去外面买药,压根不去医务室,为什么,不放心。同学一直跟我抱怨,医务室的能不开药他们就尽量不开药,能开便宜的药就尽量开便宜的药。发高烧的可以说是有点发烧;过期的药物也可以照样地开;然而,谁来管。
都是些细节的事情,然后正是这些阻碍了学校的发展。
2009/10/13 4:19:36
10楼
难得写了这么多,我也说几句。
1.关于很多硬件条件。历史越悠久的学校。条件越差。新校区就好很多了。
2.面积,当年其实学校人数很少。所以化工大学东区的面积一直在缩减,知道90年代才停止。北区开始建设的时候也没有考虑到现在扩张的情况。当年北区刚开始建设的时候,四周已经修满房子了,而且当年北化太穷了。
3.化工大学如果没有一个自己的特色的话,很难突出重围的。你搞其他学科,你没有学科传统阿。你就是看看化工专业吧,比化工大学强的那几个学校。那个不是比化工大学的相同专业开设时间更早的。甚至于很多时候,开设时间往往和排名是有强烈相关性的。中国那么多开MBA的学校,现在日子好过的也就是那少数的几家。我倒是觉得,有特色才是一个大学的立校之本,哈佛大学也不是每个专业都好。
化工大学面临的问题,也和全国其他大学是一样的。
1.关于很多硬件条件。历史越悠久的学校。条件越差。新校区就好很多了。
2.面积,当年其实学校人数很少。所以化工大学东区的面积一直在缩减,知道90年代才停止。北区开始建设的时候也没有考虑到现在扩张的情况。当年北区刚开始建设的时候,四周已经修满房子了,而且当年北化太穷了。
3.化工大学如果没有一个自己的特色的话,很难突出重围的。你搞其他学科,你没有学科传统阿。你就是看看化工专业吧,比化工大学强的那几个学校。那个不是比化工大学的相同专业开设时间更早的。甚至于很多时候,开设时间往往和排名是有强烈相关性的。中国那么多开MBA的学校,现在日子好过的也就是那少数的几家。我倒是觉得,有特色才是一个大学的立校之本,哈佛大学也不是每个专业都好。
化工大学面临的问题,也和全国其他大学是一样的。
2009/10/14 22:0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