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的王守法的事情怎么没有人说啊
浏览量:937 回帖数:0
1楼
在北京工业大学领导的博导门事件遭到网络曝光和受到广泛谴责的情况下,
在“两会”刚刚结束,网络民意,网络监督再次成为受到高度关注的时候,北京
工业大学的领导对博导门事件的处理却仍然不顾民意,一意孤行,2010年3月15
日第1次校长办公会议再开绿灯,使得王守法为首的这批官员统统被正式 “扶
正”, 2008年才当上硕导的王守法书记给自己加冕了博导的桂冠,未带硕士成
博导的神话在北工大终成现实,1999年未能攻读下博士学位而放弃了的科技处长
杨建武10年后终于摇身一变成为博士生导师,而他根本不具备参评的资格,已耗
了两年不退休的党委组织部长纪树兰终于等到了博导这个香饽饽,这样她的退休
年龄从55岁一下延长了整整十年。建筑学专业的建规学院院长戴俭此次却当上了
结构工程专业的博导,此次北工大干部突击评博导的咄咄怪事令人啼笑皆非,总
之这几位几年申报博导但都被刷掉的行政官员统统顺利晋级了。
2010年1月11日,一篇名为《北工大突击解决一批领导干部的博导身份》的匿名文章出现在著名学术打假网站新语丝上。发帖人以bjut落款,这正是北京工业大学英文“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的缩写。
文章称,目前北京工业大学正在校内公示2010年1月3日通过的新增博士生导师名单,但该名单引起了热议。文章作者强调说,此次突击评审的目的就是急于解决一批校级领导的博导身份,一大批过去多年通不过博导资格评审的学校干部全部顺利过关。这个名单包括了校党委书记、副校长、组织部长、科技处长、财务处长、研究生部主任在内的干部共10人。甚至,连一位“1999年未能攻读下博士学位而放弃了的干部10年后也摇身一变成为博士生导师了”。
记者向多位北工大教授求证,该文所揭示事件细节基本属实。但记者发现,这个事件有着更加复杂的关系链,该校党委书记王守法也牵涉其中。
经管学院“水”最深
早在1月6日,百度贴吧就出现了一个署名为“北京一退休教师”的帖子《高校又出咄咄怪事》,透露了此次博导评审事件更多的信息。
这个帖子将这次事件的焦点直指北工大经管学院,称该学院报名申请的9名候选人中,7位教授无一人当选,担任学校行政职务的学校党委书记王守法和财务处副处长杨松令则榜上有名。
此次评审博导之前,该学院已经连续6年无人当选博士生导师了。该事件的多位候选教授表示,正如百度帖子透露,这一现状并非因为经管学院人才匮乏,该学院人才济济:他们中有来自荷兰、日本和美国留学回国的学者,也有名校培养的博士,都具有科研经费,甚至主持多项国家级项目或参与国家级重点课题,有着明确稳定的研究方向。
经管学院某候选教授向《科学新闻》透露,9名候选人中,落选的7人,没有一个比当选者水平差。“这两个人都没有获得过北京市以上的带政府章的奖励,如北京市科技进步奖。我们都可以把成果拿出来比较。”
杨松令一直是经管学院教职工,一直在会计学领域工作,“平时巨忙,嗓门超级大,声音洪亮”,有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十一五”教育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
但王守法则不同。
王守法于2007年来到北工大任党委书记,他之前则是北京工商大学的党委书记。“他是在北工大完成的硕士生导师培训”,知情人透露。
也就是说,王守法目前还没有培养出一届硕士毕业生。这个说法也被多人证实。王守法哲学专业的出身也使经管学院的多位教授产生疑问,“他连经济学都不沾边,却要去做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博导。这是工学,他能不能带出博士,是要质疑的。”
“经管学院是一个水比较深的地方。”一位经管学院教授如此说。另一位教授也持相同观点:“我们全这么说。别的院系要好得多。”
王守法以为自己手里有权,就可以不顾民意,对自己的腐败行为就可以一手
遮天,他也确实控制了一些舆论渠道,但令他无奈的是他没有力量阻挡网络这一
庞大的民意平台,北工大学术腐败的水虽然被王守法等人越淌越深,但假的就是
假的,永远真不了,早晚有一天北工大的学术腐败黑幕也会像中国足球一样得到
清算。我们要尊重知识分子,而不是尊重权力,多行不义必自毙,窃取来的博导
桂冠为王守法带来的并不是荣耀,而是耻辱,在工大广大教师心中他已丧尽人格,
威信扫地。可悲的是北工大广大师生还继续在王守法的领导下实践科学发展观,
反腐倡廉。高校去行政化何时才能真正见到行动?在北工大还学术以尊严!
在“两会”刚刚结束,网络民意,网络监督再次成为受到高度关注的时候,北京
工业大学的领导对博导门事件的处理却仍然不顾民意,一意孤行,2010年3月15
日第1次校长办公会议再开绿灯,使得王守法为首的这批官员统统被正式 “扶
正”, 2008年才当上硕导的王守法书记给自己加冕了博导的桂冠,未带硕士成
博导的神话在北工大终成现实,1999年未能攻读下博士学位而放弃了的科技处长
杨建武10年后终于摇身一变成为博士生导师,而他根本不具备参评的资格,已耗
了两年不退休的党委组织部长纪树兰终于等到了博导这个香饽饽,这样她的退休
年龄从55岁一下延长了整整十年。建筑学专业的建规学院院长戴俭此次却当上了
结构工程专业的博导,此次北工大干部突击评博导的咄咄怪事令人啼笑皆非,总
之这几位几年申报博导但都被刷掉的行政官员统统顺利晋级了。
2010年1月11日,一篇名为《北工大突击解决一批领导干部的博导身份》的匿名文章出现在著名学术打假网站新语丝上。发帖人以bjut落款,这正是北京工业大学英文“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的缩写。
文章称,目前北京工业大学正在校内公示2010年1月3日通过的新增博士生导师名单,但该名单引起了热议。文章作者强调说,此次突击评审的目的就是急于解决一批校级领导的博导身份,一大批过去多年通不过博导资格评审的学校干部全部顺利过关。这个名单包括了校党委书记、副校长、组织部长、科技处长、财务处长、研究生部主任在内的干部共10人。甚至,连一位“1999年未能攻读下博士学位而放弃了的干部10年后也摇身一变成为博士生导师了”。
记者向多位北工大教授求证,该文所揭示事件细节基本属实。但记者发现,这个事件有着更加复杂的关系链,该校党委书记王守法也牵涉其中。
经管学院“水”最深
早在1月6日,百度贴吧就出现了一个署名为“北京一退休教师”的帖子《高校又出咄咄怪事》,透露了此次博导评审事件更多的信息。
这个帖子将这次事件的焦点直指北工大经管学院,称该学院报名申请的9名候选人中,7位教授无一人当选,担任学校行政职务的学校党委书记王守法和财务处副处长杨松令则榜上有名。
此次评审博导之前,该学院已经连续6年无人当选博士生导师了。该事件的多位候选教授表示,正如百度帖子透露,这一现状并非因为经管学院人才匮乏,该学院人才济济:他们中有来自荷兰、日本和美国留学回国的学者,也有名校培养的博士,都具有科研经费,甚至主持多项国家级项目或参与国家级重点课题,有着明确稳定的研究方向。
经管学院某候选教授向《科学新闻》透露,9名候选人中,落选的7人,没有一个比当选者水平差。“这两个人都没有获得过北京市以上的带政府章的奖励,如北京市科技进步奖。我们都可以把成果拿出来比较。”
杨松令一直是经管学院教职工,一直在会计学领域工作,“平时巨忙,嗓门超级大,声音洪亮”,有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十一五”教育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
但王守法则不同。
王守法于2007年来到北工大任党委书记,他之前则是北京工商大学的党委书记。“他是在北工大完成的硕士生导师培训”,知情人透露。
也就是说,王守法目前还没有培养出一届硕士毕业生。这个说法也被多人证实。王守法哲学专业的出身也使经管学院的多位教授产生疑问,“他连经济学都不沾边,却要去做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博导。这是工学,他能不能带出博士,是要质疑的。”
“经管学院是一个水比较深的地方。”一位经管学院教授如此说。另一位教授也持相同观点:“我们全这么说。别的院系要好得多。”
王守法以为自己手里有权,就可以不顾民意,对自己的腐败行为就可以一手
遮天,他也确实控制了一些舆论渠道,但令他无奈的是他没有力量阻挡网络这一
庞大的民意平台,北工大学术腐败的水虽然被王守法等人越淌越深,但假的就是
假的,永远真不了,早晚有一天北工大的学术腐败黑幕也会像中国足球一样得到
清算。我们要尊重知识分子,而不是尊重权力,多行不义必自毙,窃取来的博导
桂冠为王守法带来的并不是荣耀,而是耻辱,在工大广大教师心中他已丧尽人格,
威信扫地。可悲的是北工大广大师生还继续在王守法的领导下实践科学发展观,
反腐倡廉。高校去行政化何时才能真正见到行动?在北工大还学术以尊严!
2011/3/5 17:39:50